共同創造的力量 有機組織社企流/ SheAspire編輯部
社企流,www.seinsights.asia,台灣第一個且是兩岸三地目前唯一的華文社會企業資訊匯流的平台,它來自當時只有26歲的林以涵的構想、以及數十位志工的協同創作,在短短一年間,社企流成了大家累積「如何運用商業模式改善社會或環境問題」的知識資料庫與社會企業資源整合的平台。社企流獨特之處,並非僅僅是來自一個年輕女孩所創辦,或第一個專注於分享和媒合社企資源的平台而已,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號召了眾多熱情的參與者,無償付出與投入,共同打造了今日的社企流,2013年2月3號,在社企流一週年活動裡,我們驚訝看見了約800位參與者,其中五成以上皆是青年,充分展現台灣有一股企圖改變社會的力量,正旺盛流竄著!
一堂課種下的社企種子
社企流的誕生與成功,對林以涵來說,應該從來都不是計劃中的事,大學考上政大公共行政系,她很自然的就順著這條路該有的道路走,「那時候沒想太多,隨著緣份走,因為一直想出國唸書,便接著到國外念公共事務研究所」,而在安排碩二課程時,看到所上開了一門社會企業的課程,「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社會企業這個名詞,很好奇這是什麼,便去Google了一下,才知道社會企業是什麼,且台灣也有在做。」
2009年暑假原本申請在美國當地一個智庫組織實習的她,在認識到社會企業概念後,網路上看到在台灣推動社會企業的若水國際,正在招募實習生,「覺得很喜歡,便跟系上的教授協調能否把原來的實習減半,另一半回台灣實習」,這樣的實習經驗,讓她第一次真正瞭解到「社會企業這概念是怎樣落實,也結交到很多很棒的朋友」,而這群好朋友在兩年後社企流的成立時,重要的支持力量。深深被社企所吸引的她,回到美國後,找到一家專門服務社會企業的獨立顧問公司,延續她的實習,也是她2010年畢業回台後,用遠距方式執行的工作,「我們公司主要是提供社會企業、非營利組織,還有國際發展機構,各類顧問諮詢服務,例如研究案執行、協助募款、行銷企劃、財務預測、績效評估、商業計劃擬定等等服務,而我主要是支援老闆的角色。」
回台灣「第一年還在適應工作,也對工作充滿熱忱,每天工作12~14小時,一直到2011年夏天,才覺得比較游刃有餘了,因為工作關係我有機會接觸國外的社會企業資訊,但人在台灣卻不了解台灣社會企業發展,覺得很可惜」,她發現台灣社會企業在各地萌芽,但「資源並沒有整合,大家各自努力,不清楚別人在幹嘛,也找不到資源和可以協助的人,就覺得應該有人或一個組織,把這些資源都串連起來,而台灣沒有人在做這類訊息網站,我覺得我可以試試看」,和朋友分享時,她發現其他人也有著類似的想法,於是她便與其他五位朋友,開始積極籌備社企流。
(社企流志工們聚會)
獨特的經營模式
近幾年,拜網路普及所賜,人們獲得資訊的能力大幅提升,而溝通工具的快速進步,也幫助組織發展出新的溝通合作方式。社企流成立以來,一直採用類似社團經營方式,藉由參與者利用課業或工作之餘,並運用網路及各類溝通工具,共同投入網站及粉絲專頁內容製作,也就是說我們今天看到的一切,都起因於眾人認同社企這個理念,而進行共同創作的結果,「社企流是一個有機的組織,每一個人都是貢獻自己一些心力來幫忙。」
而對於志工的管理,她有著自己一套想法,「大家反應與完成的時間不會像一家公司那麼快, 便要把工作切得細一點」,「我自己也有工作,所以我也不會覺得志工們動作很慢、大家都只能做一點點事而已,可能我沒有在非營利組織待過,不會什麼專業的志工管理;也沒有在大企業工作,所以不會刻意要求高效率的進度,反而有時候我可以跟志工們學習到很多,透過和志工們的互動,我會依據夥伴們的能力與興趣,調整社企流的組織架構與運作模式。或許是因為社企流很特別,很年輕,沒有什麼包袱,能夠用自己的方式存續下去」,「我們每週文字內容的產生和社群網絡的經營,都是透過線上作業,每個月碰面聚會,反而是在聯絡感情。」
財務考量方面,「過去一年來,我們沒有損益兩平或人事成本的問題,因為網站是志工們自發性力量的匯集,網站製作的資金是來自一位前輩所捐贈的十萬,我們在商業周刊網站撰寫專欄部落格有稿費、或我會受邀去演講活動,這些收入都為社企流運用」,「損益兩平評估的是一般企業投了多少資金,然後做了多久後才沒有賠錢」,但或許「社會投資報酬率」這個指標更適合社企流,意味著志工們「投入每一份心力,可以帶來多大社會影響力」,上線滿一年後,社企流也開始著手向政府申請成立協會,期望將網站組織化,以更加整合資源。
成為社會企業家?
一直以來扮演社企資訊渠道的她,「一開始我覺得自己是很保守的人,這輩子沒想過要創業,也不覺得自己俱備創業家的特質,直到作社企流之後,才開始考慮這件事情」,然而「自己從以前到現在,都沒有特別喜歡一樣東西,所以不會覺得一定要做什麼,儘管我一直問自己,如果有天要做社會企業,到底要做些什麼、做哪個產業?至今還是不知道答案。眼前看來社企流反而適合我,因為它是一個整合型的網站,匯聚了多元化的內容。」
當然,很多人建議她把社企流當成創業,直接轉型成為公司,她仍在評估是否有可行的商業模式,畢竟國外類似社企流這類倡議性平台,仍舊依賴捐款與志工的力量為主,且國內市場尚不明確。對她而言,透過網站分享文字資訊與舉辦實體活動,讓更多人瞭解社會創新、社會企業概念是首要目標,未來網站是否會發展出事業體帶來營收,需要再投入心力與時間研究。
社企流讓我們見證群眾的力量,同時讓我們看到人們對社會企業充滿渴望與期待,面對未來,社企流和林以涵都還有更多的可能性,等待她們去摸索、碰撞、選擇與開創,當初社企流由六個人從零開始建立,她們並沒有預期到今日的發展,只是單純把握自己當下能做的事開始,一路的努力,如同窮人的銀行家尤努斯所說:「從自己開始,做些有開創性意義的事」,林以涵將繼續秉持這樣的態度前進,一年後,或許我們還會有更多的驚奇!
【她渴望SheAspire】
❤最新女性活動:http://www.sheaspire.com.tw/p12-teacher.php
(社企流一週年大會)
明太子小姐 東京相融
謝涵汝 剪出人生的層次
艾瑞Irene 接髮是美麗與盼望的化身
小熊媽媽練明臻 手作創新人生
遺傳諮詢師黃品嘉 從基因看見未來
張恩嬅 透過《真實劇場》讓生活更美好
葉純良 輕輕的,撒下美麗的種子
曾榮獲經濟部國家品牌輔導獎的禾勃王,一路走來堅持嚴選正春與正冬的台灣高山茶,而一手將禾勃王品牌從無到有的打造,並多次成為政府致贈外賓的國賓禮幕後推手,就是她-賴儀樺。
周千,一個大學讀了八年,常人眼裡貌似與世扞格不入、帶點刺的她,卻有著令人玩味的奇特旅程,她獨自一人幾乎走遍了整個中國,並轉繞了無數高山,遠離塵囂與少數民族共同生活著。
網路搜尋影片「意外後的緩慢人生」,看完後,你可能會被影片中的劉瑞玲因意外雙腿癱瘓,但憑藉堅定意志和努力復健,最終再站的故事所感動,那麼,在聽過她的工作經歷,也有可能會因她的拼勁而被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