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需要那麼多人給你讚/ Pandora
最近有一個新的體悟:當你心情煩或想要愛自己的時候,不是向外找尋答案,而是向內看自己,關掉臉書吧!
這個夏天去了美國一趟,那裡沒什麼人認識我,每天相處最多的人就是自己,那種感覺很平靜也很愉快,即使是在社區散步,看著天上的藍天白雲,也覺得這就是一種美好。說真的,那時的我很不想回台灣,因為想著回台灣又要面對惱人的事,一種鴕鳥心態不由升起,但台灣不得不回,有什麼方法可以延續美國生活的好心情就變成我找尋的目標。
”不要寫臉書吧”,這是朋友給我的建議。臉書我玩了三年,一開始只是要分享自己的生活,後來變成告訴大家我生活的多麼精彩(因為某些關係,我常常到時尚趴),到最後變成心情煩時需要人噓寒問暖的工具,但這樣我有比較快樂嗎?我曾經嚴重到連出國旅遊都要買”手機上網吃到飽”,到了一個景點就拍照po文,一路上就是低頭不停,根本沒有好好享受在國外當下的每一刻;po文上去之後,會開始關心按讚的人數,開始留意每一個留言,雖然大部分的留言以”掌聲響起”的表現方式居多,但那種七上八下的心情真的也瞞佔據我的時間。
回台灣後,我真的就不po文了。說也奇怪,日子一樣在過,但居然有種踏實的感覺,我不用每吃一餐就拍照打卡,不用每到一個景點就拍了一堆照片從中選一張美美的與大家炫耀(oh no,分享),心情不好時不是昭告天下博取同情,而是找真正的朋友聊天,或者自己安靜下來想一想。那種美國生活的踏實感覺,好像就這麼簡單回來了。
最近我在想一件事,這也與接下來一系列了心情故事有關。從小到大,我就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從國中、高中到大學,甚至出國念書,我都”符合”這個社會的”期望”,用一個詞形容就是”人生勝利組”。但是,我這個”勝利組”一直沒有什麼自信,我很高、身材不錯、臉蛋不錯、學歷不錯、結婚的對象也符合”社會的期望”,但是,我就是沒有自信。我希望別人給我掌聲,所以我臉書po的很爽,因為我是一個會自己過生活的人,所以當我po了自己的生活時,”掌聲響起”的感覺很不錯。但是,我的自信是靠別人給的,好像別人覺得我很棒我才真的很棒。但自從去年發生了一些事跟先生分居後,我開始整理我自己,也發現已經快40歲的我,才開始學習真正的”愛自己” (所謂的愛自己,不是外在的一切享受,而是發自內在。) 從最近的關掉臉書體驗,我發現沒有別人的掌聲,反而更自在更輕鬆,是我開始有自信了嗎?
其實一個人的價值一直都在,只是我不知道為什麼我之前需要靠別人告訴我我才知道,但偏偏我的家人不是那麼sweet,我的另一半也是毒舌派(這一點在結婚之前完全不一樣),這樣的我,就什麼價值也沒有了嗎?當---然---不---是。
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罕病畫家,鄭鈴,不僅打破醫生說她「活不過成年」的預言,更用僅剩十分之一肌力的右手執起畫筆,真實描繪身體和心靈的對話,細緻地彩繪生活裡的體悟與感受。
入圍51屆廣播金鐘獎「社會關懷節目主持人獎」的消息公佈,感謝大家對我的祝賀,也感謝長期支持的聽眾。在臉書上有許多網友可愛的說,深怕大會因為沒有無障礙設施,無法讓輪椅上台而將秀芷給做掉了!
我同事時常在快下班的時候,把一些原本是她該做完的工作丟給我,理由也多半都是:她要準時下班去接小孩。問題是,原本我以為只是一次性的幫忙,結果後來,卻變成了我自己都因而沒辦法準時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