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自己」,從來就不是靜態的結果,而是不斷修正的動態過程。每一個「自己」,沒有對錯,只有最適合。自己與自己分手,自己又與自己相遇。不時更易的風景裡,妳看到了樹林,也遇見了荒原。

當媽之後,時間被切割成零碎。想要照顧寶寶,也不願放棄事業,那是自我實現,或為薪資以換取日庶所需不得停止勞動;於是在洗滌、晾曬、哄抱、餵食之間,我們騰出雙手,嘗試空出腦袋的一方一隅,

我們是怎樣一個人,是由點點滴滴的言行累積堆疊而成,不論是自己或他人,都是透過我們的言行表現,來推論我們是怎樣一個人,其中又以行為比言語來得重要,言語可以遮掩潤飾,但行為難以隱藏真實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