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滋敏 聽內在聲音,找到人生種種可能/ SheAspire黃佳儀
若您曾在關鍵評論網、女人迷、風傳媒等資訊社群網站上閱讀文章,又若您對攝影創作有興趣,曾在城市不同空間佇足欣賞許多浮光掠影,又或您曾經看過一本名為《中亞,聽見邊境的心跳》的書,那麼,您可能看過「洪滋敏」這個名字。不論是文字或影像,洪滋敏的創作總是充滿人性關懷,她總能在創作中植入對社會的看法,毫無保留的讓每一位觀眾透析她想表達的意念與觀點,然而,單這樣的介紹並無法界定這一位女生,因為不打算將人生定型的她,正持續親身在這個世界四處冒險探索中。
壯遊的謬誤
2009年進入輔大西班語文學系的洪滋敏,偶然機會下接觸了攝影,就此結下不解之緣,大二那年開始自己一個人出遠門,之後便展開了她東奔西跑的寫作生涯,後來更遠赴菲律賓當交換生念藝術,並接觸了攝影記者的課程,因此她的作品可說是以文字、影像、創作三位一體結合的產物。後來還只是學生的她,經歷更是超展開,獨自一人深入中亞探訪,藉著文字影像記錄她所見到的人事物,因此出了一本書《中亞,聽見邊境的心跳》。「但這有什麼特別的?」曾被定義為旅行作家的她認為這並不是她要做的事,洪滋敏曾在文章中寫過一段話:「旅行這件事情之於我生命的重要,讓我想保持它可以一直單單純純的,是一個我私人保有的生活,一個在我想要躲起來的時候,可以永遠是的那個山洞。」
當時正是「壯遊」這個名詞盛行的時候,自由行早已不夠看,打工渡假和一個人深入窮鄉僻壤旅行的著作很多,她在許多場主講新書的演講中,對於提問的人總是反覆強調,其實她並不鼓勵每個人都做跟她一樣的事,因為旅行中並不是每一件事情都是美好的,而錯誤的壯遊往往會付出一些犯錯學經驗的代價,每個人都能有自己的旅程,但是不應該因為怕危險而尋求一個標準流程或放棄旅行。
▲照片由洪滋敏提供
車禍
2013年十月,洪滋敏25歲生日的前十天,她在台灣發生了很嚴重的車禍,傷及右髖關節和右肩鎖韌帶撕裂,約有一季的時間,她什麼都做不了,年度規劃、行程全都被打亂不打緊,右手不能舉高、無法再像一般人那樣使力是這場車禍的後遺症,她就在這段期間裡、邊復健邊整理以前的寫作,她開始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麼,開始從匆忙的生活步調,轉變成必須學習和不是這麼方便的身體相處,她將這個過程視為人生很大的轉折,即便到現在右半側還是不能回復到以前的狀態,但是洪滋敏還是迫不及待要重新開始她的走跳人生。
從影像採訪回歸
2014年接下替北美館開展的X-site邊緣地景裝置的記錄片,這個雙螢幕的影像作品是她繼車禍之後參與的第一個計劃,她提到當時的心境說:「那時候真的是很想做些什麼,但是妳又不可能等妳的身體完全好再去。」在這段準備復出的期間,正好接到了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的計畫,因此她遠赴越南為唇顎裂的小朋友拍攝手術記錄(為什麼我們無法直視痛苦?我在兔唇孩童的手術室/洪滋敏・女人迷),她說:「當你發現那些寫出厲害採訪的作者都是外國人,台灣的網站都在翻譯外國的報導的時候,你會發現亞洲在做這樣事情的人有多麼缺乏,而當你在做這樣的事情時,會感受到一股會起雞皮疙瘩的熱情及使命感,你想做的事情你可以感受到你跟那些人震動的頻率是一樣的。」她回想起當初第一次進入手術室的情景,「你沒辦法想像一兩天之內跟了16台刀,我很想搞清楚這是怎麼一回事,而且第一次就是越南的手術室,妳沒辦法完全把自己設定成一個攝影師或旁觀者,因為那些小孩動來動去,所以有時候妳的角色會是安撫者,或是幫醫生把小孩抱住的那個幫忙的人。」在貼近採訪唇顎裂過程的經驗中,她體會到作這樣報導的記者所做的並無法單純只用一種角色或目的去定義。
▲照片由洪滋敏提供
「變性」專題
在完成了越南的計畫之後,洪滋敏她沒有跟著羅慧夫的團隊一起回台灣,而是繞到馬來西亞,輾轉接觸了變性的性工作者這個族群(我想成為正常人,馬來西亞變性妓女的願望/洪滋敏・女人迷),就這麼開始了她想要獨自完成變性人為題材的獨立採訪念頭,她著手構思要直接到泰國採訪變性人的手術過程,剛開始即便知道會被打槍也沒關係,洪滋敏說:「我就是那種要明確的被拒絕才肯放手的那種人,就算對方說yes的機率只有1%,我也是要問,我是那種問到對方告訴自己真的不可以,才會再想其他辦法的人。」她說到當時的採訪計畫中,很多事都是土法煉鋼,找醫院讓她拍攝,也是一次一次想盡辦法問來的,最後終於換來一句ok,然後就這麼開始採訪了,事後她認為因為當時有交給他們充分及完整的企畫,對方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就是這樣她才得以進入泰國變性手術的手術室裡,令人訝異的是,她是一個完全未受過新聞記者訓練也沒寫過採訪稿的人,有的只是一份很濃厚的興趣及單純的動機,但其細膩的筆觸和觀點,卻是很多文字記者遙遙不及的(靈魂回家的路-他們為什麼要變性/洪滋敏・風傳媒)。
洪滋敏強調她不隸屬於任何媒體之下,所有的採訪和文章是以合作的方式刊登在媒體上,因此她幾乎可以完全自主的決定她想採訪的方向,也就是一位獨立記者,唯有這樣才能確保她所做的報導能夠公開的呈現在具有影響力的媒體平台上而不被控制,讓更多人看到是她的訴求,而那些媒體必須完全尊重她的寫作筆觸,她是以這樣的心態去做報導並且說服那些訪問中所會遇到的質問。
「沒有什麼地方是不可能去的,若你先把那個可能打死了,那當然不可能,我就是那種人。即便是手術室,我覺得不要預先設定立場想著什麼是不可能的,就在我以一個非醫療人員的身分進入越南手術室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這是一件可能的事,只要妳找到對的人問,那個人說可以,就可以。」
▲照片由洪滋敏提供
永遠都有另一種可能
社會中太多方法與數據,讓無法計量且無法掌握的事物被認為是令人害怕的事,洪滋敏曾經因為豐富的遊歷經驗及一顆想要回報社會的心而報名台大城鄉所的甄試,不過在畢業當年卻沒有考上,今年,她即將就讀輔大心理所的社會文化研究組,她認為在這段探索自己的過程中內心很多的轉變和歷練,這是在告訴她人生絕對有另一種可能,就如同上帝關一扇門必定會再為你開一扇窗一樣,這個答案還會越來越明顯,不過讓她真正決定攻讀心理所的原因有三個:
1.教育:如果想要長期影響世人,需要靠教育,在過去曾擔任客座講師的機會中,看到有
很多人失去了對生活的想像空間,她希望可以回到校園,將目前民間團體所推動的許多
實驗教育的方式和體制內的教育制度做個連結,顛覆目前台灣對既有教育形式的想像。
2.新民族誌:目前在全球化的狀況下,有許多的民族已經不在是傳統的狹義地以血緣、地
區等來定義劃分,新民族誌是一種在當今文化交流已如此頻繁下一種新型態的分類方
法。
3.繼續創作:她引用野地記錄者及文學作家吳明益的書,句子提到:「迷人的是那些介於
科學家與文學家之間的人種;迷人的是那些從思考人性出發的科學研究,或從科學研究
重新發現的複雜人性。」話及至此,她似乎再一次的想應證,科學和文學、藝術是可以
共存共融的。
總歸來說,她希望透過念心理所可以找到幫她解決問題的實際方法,在她以往演講、寫作、創作的過程中,她發現所謂的傳達理念,不應該是一次性的溝通,需要更長期地從教育、從種種計畫中去實踐與傳承。
人生,絕對不只是這樣而已
目前洪滋敏是金瓜石黃金博物館擔任駐館藝術家,影像和文字還是她的最愛,她還有許許多多的計畫、專題讓她總是此時台灣、彼時國外,現在她的文章正在各大媒體平台活躍著,可以肯定的是,未來的她絕對不只是個寫手和藝術工作者,還會是個「鼎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的心理學家,伴隨著她一貫的感性和鞭辟入裡的筆風,絕對會呈現給讀著們耳目一新的反思。
關於洪滋敏:http://hom1022.blogspot.tw/
【One For One-打造善的向上循環】
❤最新活動:http://www.sheaspire.com.tw/p12-teacher.php
洪滋敏:先相信才能看見,傾聽內在的聲音
謝孟渝 玩轉法語人生
空手道文姿云 每次出擊都是突破的可能
艾瑞Irene 接髮是美麗與盼望的化身
小熊媽媽練明臻 手作創新人生
遺傳諮詢師黃品嘉 從基因看見未來
張恩嬅 透過《真實劇場》讓生活更美好
葉純良 輕輕的,撒下美麗的種子
打開「Give543贈物網」,妳會不敢相信竟然有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免費互惠贈物網站,而這大膽且純粹贈物的公益型交流平台,由五位贈物天使共同創建而成,至今已送出逾百萬件東西。
2014年的芝加哥馬拉松,江孟芝沿著街道一路向前邁進,她過去的一切也隨之不斷後退:異鄉的寂寞、對自己的懷疑、沉重的百萬學貸、中風臥病在床的父親,以及困擾自己許久的憂鬱症,都成了背後遠去的風景
網路搜尋影片「意外後的緩慢人生」,看完後,你可能會被影片中的劉瑞玲因意外雙腿癱瘓,但憑藉堅定意志和努力復健,最終再站的故事所感動,那麼,在聽過她的工作經歷,也有可能會因她的拼勁而被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