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的另一種可能?跨界媒合者龔紋莎/ SheAspire呂映樓
龔紋莎,一位自嘲標準作業流程長大的台灣六年級女性,從小一路平穩地念書受教育,大學在台灣念建築系、研究所到美國學城市規劃,工作也理所當然的進入建築領域,一直到有一天,一張在家門口前的廣告文宣開啟了她往後人生的一連串變動,因為一場紀錄片的培訓課程,讓她開始接觸到原本生活圈以外的形色人種。「我在建築師事務所裡擔任的一直是專案經理的角色,我很熟悉我的工作,可是卻一直覺得自己很不足,但我仍然讓自己忙碌於工作,但是這份不足卻一直存在於我的心裡。」
「我發現自己過去一直在做擅長的事情。」在自身專業領域裡很長一段時間,當真正開始走出辦公室面對建築以外其他不同領域與不同想法的聲音時,這位在職場上游刃有餘的空間專業者突然不知道該怎麼和人溝通、對話和交流。「技術的、環境的、建築的,一個城市涵蓋太多的議題,需要太多的思考。我會的東西好少,只是這個產業裡的一小段,我開始對自己的這個狀態感到很焦慮。」學院給予龔紋莎很多知識背景,卻令她在實作的過程走得心神不寧。
▲艾波學院是一個建築沙龍空間,連接起建築空間、生活文化與創意的分享交流
「我好像一直用著非常有限的認識去想像一個城市、社區未來的樣子,在這個產業工作讓我擁有這樣的權力,在我初入社會時並不會想太多,只是盡力的去學做,一直到成為一個統籌規畫者時,才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極限,我覺得我對社會、環境不夠理解,很多操作方式也都不夠熟練,我感到害怕。」30出頭,當時的龔紋莎對台灣的土地已經產生了比以前更強的關懷意識,在某一個基地勘查的過程中 ,她親眼見到原以為是荒地的區域竟是一片農田。「我回到辦公室後突然沒辦法找到對於做設計的熱情,我覺得自己背離生活太遠,我想出去看一看。」離開事務所的正職工作後,龔紋莎一邊在學校教課、一邊在事務所兼職,一邊也不斷地思考:「到底自己可以、能夠做些什麼?建築可以如何為這個社會服務?有沒有什麼機會可以讓建築和社會議題完美結合?」
那時的台灣正經歷一連串如大埔事件、國光石化等重大事件,「社會斷裂的很嚴重,一些底層的人很辛苦,卻也無力翻轉自己的處境,我一度覺得資本主義很邪惡,每天關注新聞,看到社會上發生的不公不義的事令我感到很憤怒,卻也無能為力。」「我相信社會上依然存在一群願意付出的人,我的心裡也一直惦記著需要幫助的這群人。我希望有一個機制是可以讓這兩群人有機會碰在一起,搭接上彼此。」「有一天我在事務所裡開會,老闆們正在討論一樓租客搬走的事,那時我打趣地說:『樓下的空間那麼大,公司那麼多書,如果可以開放出來給建築系的學生、或社區民眾閱讀、使用,那不是更有意義嗎?』」這一句真率但也無心的話竟得到事務所主人的認可,「老闆和我都希望有更多人可以了解建築這個行業,希望社會大眾能更深入理解生活與產業的面貌,進而去思考建築和生活的關係,多方的討論環境與城市空間下一階段應該要一起前進的方向。」
▲建艾波學院在傳承建築知識、技術乃至於生活的智慧與態度不遺餘力
「我在台中一個完全不熟悉的地區開始做起生活與建築的推廣教育,這對我而言是非常巨大的挑戰,一切從O開始。從前我在辦公室裡,同事間說著屬於建築界的行話很容易溝通,執行一個案子對我們而言是很輕而易舉的事。來到台中,我必須面對的是陌生的族群,並盡可能地開啟跨界交流的可能,我從沒開創過什麼事業,這令我感到很有挑戰,同時也戰戰兢兢。」2014年2月,那句無心插柳的話開啟了後面這一連串為準備建築沙龍著手的工作。幾個月的籌備後Apple Union 艾波學院正式成立,龔紋莎也成為這個空間裡的靈魂人物。她找了很多建築圈與非建築圈的朋友一起來討論對建築的想法與經驗,為這個空間開啟更多跨領域的對話。
「每一次的接觸、談話與一場一場的講座,都是一個重新讓彼此思考的機會,來自各地的人各有自己原有的意識形態和生活模式,在多場交流後,我更清楚了每個人的價值體系背後涵蓋的是更複雜的社會體系,但也因為這樣,更相信與堅持保持一個開放的平台,讓彼此看見世界更多的面貌真的是件非常重要的事。」龔紋莎現在扮演的角色除了是一個媒合者,更像一個生活與建築的傳道家,「Apple Union 艾波學院成立後,我覺得這這個空間發生非常多價值觀的交流和震盪,甚至是彼此想法的調整」,「當然一直以來的心情是複雜的,但我希望在艾波學院的建築沙龍裡每個人都能秉持著人與人間互信的基礎,發揮交流的正面力量,探尋建築該如何為人服務的本質與初衷。」
【請問Apple Union 艾波學院龔紋莎】
請點選下方連結前往提問,龔紋莎將回覆頭5位留言發問的讀者喔!(2015.11.08截止)
☞前往發問☜
【Apple Union 艾波學院】
官 網:http://xappleunion.wix.com/appleunion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x.appleunion
【One For One-打造善的向上循環】
❤最新活動:http://www.sheaspire.com.tw/p12-teacher.php
❤特殊境遇族群上課情形: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70992739686936/
影片:龔紋莎-妳覺得建築是什麼呢?
厭俗又媚俗 人海浮沈的藝術家 倪瑞宏
台灣新銳劇情片導演李宜珊 女性意識覺醒
艾瑞Irene 接髮是美麗與盼望的化身
小熊媽媽練明臻 手作創新人生
遺傳諮詢師黃品嘉 從基因看見未來
張恩嬅 透過《真實劇場》讓生活更美好
葉純良 輕輕的,撒下美麗的種子
家境貧困的徐薇老師,大學畢業不久便已是補教名師,她是如何跳脫貧窮泥沼及影響呢?二十一年過去,更成就了全國兩百多家分校的連鎖加盟體系,促使並支持她不斷打拼與精進的動力,竟是「把事做好」這個單純信念而已!
國小五年級時,李宗蓁偶然參加了網球夏令營後,從此愛上網球運動。高一時遭火紋身的她,全身有40%三度灼傷,教練曾勸她放棄網球,但依舊阻擋不了,她說:「沒辦法眼睜睜地看著別人在場上拿著本來應該是我的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