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最年輕音樂劇舞蹈教授 追夢者鄭聿容/ SheAspire陳亞辰
鄭聿容(Christine Cheng),一個從台灣飛到紐約學習音樂劇的女孩,在畢業後隨即遇上紐約長達8個月的COVID-19防疫封城,卻能在同年10月成為Niche.com排名第一的表演藝術學校——美國音樂戲劇學院(American Musical and Dramatic Academy,以下簡稱AMDA)有史以來最年輕且第一位亞洲華人講師。如同她在AMDA的恩師 Ray Virta 所述,「具有超凡才能的外國人」(alien of extraordinary ability)最能貼切形容。
老師眼中叛逆學生 卻是被舞蹈耽誤的創意才女  
因為母親經營舞蹈才藝班,鄭聿容從小習舞,自國小考上舞蹈班後,就一路跳舞到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具有一串看似順遂的求學歷程,其實她一直不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我不適合跳舞是全世界公認的」,筋不夠開、腰不夠軟,國小就被醫師診斷腳後跟有問題,所以她從小到大都沒辦法完全踮起腳背。另外,她又做太多「有的沒有的」事。繪畫、拍影片、文宣設計、活動宣傳、當班網社群小編等,她的創意總是令人驚艷,但看在老師眼裡,她帶壞其他同學、不專心練舞。
事實上,鄭聿容比其他同學都認真學習。住在寄宿式學校,老師規定每天吃早餐之前都必須晨跑十圈,她都拼命督促自己必須成為第一個跑完的學生,並維持紀錄直到畢業;當部分同學都把投影片當成提稿機在發表畢業小論文時,她是以演說搭配重點式投影片,把那天當成Apple產品發表會演出。即便練舞條件不夠好,她還是想盡辦法找到屬於自己跳舞的方式。她發現自己的爆發力、彈性和耐力比較好,曾經一個大跳躍到空中後直接奔撞破玻璃窗,碎片疤痕至今都在。所以,她愛跳熱情、舒展、豪邁的蒙古舞,以及需要反應快、創意豐富的即興舞蹈。意外也不意外地,真正讓她發光的竟是音樂劇。

▲紐約當地在Union Square舉辦Taiwan Festival,有來自台灣的美食,還有台灣人的演出,全班同學特地來為聿容打氣。圖片來源:xtineovo/photo by Jia Lu
音樂劇《歌劇魅影》啟發  立志成為音樂劇演員
自從8歲那年第一次聽到《歌劇魅影》原聲帶後,鄭聿容便瘋狂地愛上這齣音樂劇,甚至把《歌劇魅影》中每首英文原曲都查出來、學會唸、背下來。2015年《歌劇魅影》台灣巡演,沒有錢買票入場欣賞的她,在每場演出當天晚上十點學校排練結束,從板橋轉搭捷運到南京東路後百米衝刺趕到台北小巨蛋後台門口等待,希望緣見演員和幕後團隊,「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只要珍惜可以和他們交流的機會,我就有機會離音樂劇靠近一點點。」那張每日等門蒐集簽滿20幾個簽名的海報,是她的寶貝。
鄭聿容心裡知道,自己不只想要跳舞,還想要用自己的聲音去傳達故事,舞蹈、聲樂、戲劇——不就是音樂劇嗎?同年,《獅子王》中文版即將搬到上海迪士尼樂園首演,因此在全亞洲徵選演員。她不僅通過甄選,成為第一階段唯三的女生之一,還闖入台灣前六強,受邀到上海受訓。她大膽又活力十足的表演實力,飾演野獸般的角色最適合不過,在旁人眼裡看來過多的「熱情」,反而備受老師賞識,甚至請她向其他演員解釋、示範什麼是「passion」,第一個被叫進去量身演出服裝的就是她。「我當時以為那是我此生離音樂劇最近的時候。」沒想到,最後竟落選。她從夢想雲端跌落,整整翹課了一個月。

▲學期末,鄭聿容特地製作了一個劇場的縮小模型送給她的超級英雄老師Ray Virta,是仿照平常同學們和Ray Virta上課的AMDA小劇場。照片來源:xtineovo
鍥而不捨撬開音樂劇大門  才華終獲美國第一學府青睞
但上天的安排總是難以測透又奇妙。同一年,台灣表演藝術整合製作團隊「安徒生和莫札特的創意」舉辦外籍大師授課的音樂劇工作坊,她知道消息的時候已經來不及報名,只好千求萬求,主辦單位最後讓她在教室角落旁聽。從那時候開始,她就積極參與所有音樂劇系列工作坊。只是,沒有接受過歌唱專業訓練的她,一開口唱歌就很怕自己破音,常常在內心吶喊:「我怎麼知道這個音要怎麼發啊?」和一堆演員或者歌手出身的同學一起上課,她只能加倍努力,隨時隨地都拿著紙和筆做筆記。
當你真心渴望追求某種事物的話,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你完成。工作坊最後呈現的劇目《Carousel》(Richard Rodgers and Oscar Hammerstein II, 1945)當中,劇中女主角的女兒有一段「夢中芭蕾」獨舞,身為唯一的舞蹈科班生,她當仁不讓地獲得這個表現的機會,第一次學會如何使用自己的歌聲來說故事。加上工作坊最後呈現的音樂總監Christian Fletcher和舞蹈編排Nicole Davey都是AMDA的老師,特別照顧她,遂鼓勵她去參加AMDA的入學甄選。大三就取得入學資格的她,遂在畢業後立馬飛奔到音樂劇發源地——紐約,展開她的神奇旅程。

▲鄭聿容戲劇畢業製作飾演《Gloria》裡嗆辣令人討厭的Kendra。圖片來源:amdaofficial
紐約追夢  沒有最努力只有更努力
到紐約學習音樂劇,沒有一件事是容易的。遇上挑戰、不順遂,鄭聿容也從不抱怨,更不會放棄。第一堂課遇上惡魔老師要求全班明天背出莎士比亞《亨利五世》開場白,她就在下課之後一路背到天亮。「每犯一個錯我就不自覺的跪在地上,因為標準是只要一停頓他就會請你坐下。」隔天上台,她是班上唯一成功背完台詞的學生。老師對她說:「妳撐過了這關,再也不會有比這更難的事。」
說鄭聿容像個海綿一樣吸取知識和技能,還不足以形容她的好學,她更像黑洞,無限吞下所有好壞,自行消化成為養分。除了白天上課,課後做功課,她還會參加甄選制的Dance Workshop晚間排練,一般學生頂多只會被入選踢踏舞、芭蕾、劇場舞蹈、爵士舞的其中兩項,她被選入了三項。然後再參加一個小時的體能課,還有參加每堂給跟不上課程或是曠課的學生的補課Dance Review。她在每項作業、演出、自我訓練、甄選上卯盡全力完成,不為成績,只求不愧對自己。
 ▲超級英雄老師Ray Virta特地在與鄭聿容合拍畢業照時,戴上他曾委託她製作的護目鏡道具,兩旁鑲有充滿蒸氣龐克風的翅膀,名為「I Remember」,取自美國音樂劇之父Sondheim所譜寫的歌曲。照片來源:鄭聿容
▲超級英雄老師Ray Virta特地在與鄭聿容合拍畢業照時,戴上他曾委託她製作的護目鏡道具,兩旁鑲有充滿蒸氣龐克風的翅膀,名為「I Remember」,取自美國音樂劇之父Sondheim所譜寫的歌曲。照片來源:鄭聿容
鄭聿容的努力鮮少有人知道,但她的魅力卻是眾所皆知。她的畢業製作副導、同時也是學校老師Sheila Head就說,她第一次得知有Christine Cheng這號人物是因為許多教過她的老師在教師休息室興奮地熱烈讚賞她。直到欣賞過鄭聿容的演出,她不禁大讚:「她簡直就是明星。」(Christine was stellar.)
在鄭聿容口中的超級英雄老師也是嚴格出了名的魔王級老師 Ray Virta ,不僅在戲劇課堂上給了她高於A等的超等成績,更對於她的創意能量讚不絕口:「Christine 天生就是個創造者。」(Christine is born to create.)在她畢業後甚至委託她為自己執導的戲劇製作關鍵道具,還將她的繪畫創作掛在自己辦公室。「至今我仍不斷向她學習著。」(I continue to learn from her.)
除了恩師外最了解她在學校如何成長的的畢業製作導演 Jay Russell,坦言自己身為表演指導老師和導演,總是必須要讓自己做些繁重的工作來激發學生更努力進取,但鄭聿容卻是以她的積極和投入感染周遭的人,讓大家都更願意去努力,並朝向更高的目標前進。
她說,「雖然自己不是最好的那個,但只要想辦法讓自己成為不能被其他人取代的那一個,總會有自己的一片天。」學期最後的畢業製作演出,她被選為每一齣劇的主角。
▼鄭聿容畢業音樂劇演出選粹《Pajama Games》的 〈Hernado’s Hideway〉,以及Dance Workshop片段〈Sing, Sing, Sing〉和〈Devil’s Music〉。影片來源:Christine Cheng
從學生變老師 疫情來亂不減教學熱情
看見鄭聿容光芒的不只有老師、同儕,還有系主任。畢業前最後一學期,正值畢業演出前的瘋狂排練階段,系主任憑著其他老師對她的高度評鑑,在還沒完全認識她的情況下,便託她到每個新生班上演示所有將來在學校會學到的舞步,並在最後回應學弟妹們的提問。巡迴26個班之後,系主任主動詢問她畢業後回學校授課的意願。
不幸的是,她一畢業就遇上COVID-19疫情大爆發,國際學生幾乎全數回母國,家人朋友也都勸她回台灣。靠著「想要用我的方式好好報答我的超級英雄還有很多支持我的人」的強烈信念,讓她拼命堅持著,一個人獨自熬過隔離期間精神和經濟上的雙重困境,才終於等到學校解封,開啟她每天從早上8點到晚上11點半、每週上課六天的教學職涯。
在此之前,鄭聿容沒有任何教學經驗,說英文還伴隨著台灣口音,身高才152公分,看起來年紀輕輕又沒有威嚴。有學生因此語帶輕視地彎下腰對她說話,但她馬上請學生挺直腰桿重講一遍,並在下一堂課背出所有學生的名字,把學生當作劇本角色來研究,讓他們知道「我已經記住你了!你完全逃不出我的手掌心了!」
以超級英雄老師作為榜樣,以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她說自己實施的是「愛的教育和鐵的紀律」,從她所設計的教室規章可見一斑。「永遠不要對我說『對不起』,因為『對不起』無法救你一命。」「讓自己保持愚笨的狀態。」「恐懼就是你的超能力,因為它會讓你更努力奮鬥。」「當你害怕,就代表你接下來要做出非常勇敢的事。」
學生給她的回饋,證明了系主任的精準伯樂眼光。學期最後一堂課,學生以她喜歡的超級英雄蜘蛛人作為教室佈置主題,同色系的彩色氣球滿天飛,教室貼滿了「我們愛你」、「你改變了我們的生命」等字樣的海報,還有大型的蜘蛛人背板,還有每位同學親筆寫的卡片、各式各樣或有趣或溫暖或實用的禮物⋯⋯這些帶給鄭聿容的是感動,還有激勵她成為最棒老師的自我期許。
 ▲第一學期最後一堂課,學生們為鄭聿容準備感謝驚喜,主題正是她最喜愛的超級英雄蜘蛛人。照片來源:朕爾聿容
▲第一學期最後一堂課,學生們為鄭聿容準備感謝驚喜,主題正是她最喜愛的超級英雄蜘蛛人。照片來源:朕爾聿容
簽證遭拒  集資再申請獲得滿滿支持
第二個學期開學第一天,當她又興奮地和學生一一解說課程,就接到自己即將被驅逐出境的噩耗。原來,由於COVID-19及長達4個月隔離的關係,她失去了能夠累積經驗由學生簽證換取藝術家簽證的一年時間,儘管已經找到教職工作,也無法讓她持已過期的學生簽證留在美國。花費一萬美金(約新台幣28萬元)和準備無數文書資料,聘請律師申請藝術家簽證,成為她唯一的選擇。她省吃儉用、下雪天走路通勤攢下費用,但委任律師卻沒有提供與金額相等的協助。一瞬間,她同時失去了所有積蓄、簽證和工作(美國法定有簽證才能工作)。那天,是她的生日。
沒有嘶吼、痛心或無力,隔天一起床,她就打從心底湧出一股「一定要翻轉這件事」的強烈慾望。她開始準備二度申請藝術家簽證。文件、證明她都能想辦法準備,唯有那一萬美金,是再也拿不出來了。在Ray Virta、Jay Russell兩位最要好的老師鼓勵之下,向來不擅於向他人求助的她,鼓起勇氣,懷著忐忑不安、害怕被嘲笑妄想申請藝術家簽證的心情,將自己的故事寫下,在募資平台上公開募款,而這個世界以慷慨回應了她。募資上線第八天,金額就已達標。親朋好友、教授、學生,甚至是學生家長、過往不看好她的老師,都以實際行動支持她。這項不可能的任務究竟是怎麼達成的,連她自己都不知道。接下來,她只能靜心等待簽證審核結果。
挫折沒有將她擊潰,疫情沒有將她嚇跑,簽證過期也沒辦法將她驅離。不禁要問,那樣源源不絕的樂觀、決心、毅力,到底從哪裡來?她只笑說,因為「我總是很幸運的能找到我嚮往的人事物,所以我就一直不斷的前進。」就像《歌劇魅影》和她的超級英雄老師。她還補充:「身邊的人都對我太好了。」她最愛的炸雞店店員總會在外帶盒中多放了幾塊炸雞給她;畢業製作導演為她特別找一個以亞洲人為角色的劇本讓她主演;在精神幾近崩潰的隔離期間,超級英雄老師寄來他自己所使用的整箱螺絲起子、切割刀等手作工具,鼓勵她繼續創作。而她回報的方式,就是不斷努力,成為一位能夠激勵他人的演員、老師、藝術家。
她說,自己正在學習成為一個超級英雄。對這個世界來說,她已經是一個超級英雄了。
【相關連結】
鄭聿容:IG|Youtube
【她渴望SheAspire】
最新女性活動:http://www.sheaspire.com.tw/p12-teacher.php
▼鄭聿容在大學時期熱愛蒙古舞蹈,成功挑戰一口氣跳完獨舞加上群舞,引來教室內外學生大聲歡呼。影片來源:Christine Cheng
陳亞辰 潮語傳媒張文亭 多職斜槓,人生開外掛
公益畫家劉育蓉 以畫之名
《十二夜》導演Raye 以影像打開每個人的「開關」
艾瑞Irene 接髮是美麗與盼望的化身
小熊媽媽練明臻 手作創新人生
遺傳諮詢師黃品嘉 從基因看見未來
張恩嬅 透過《真實劇場》讓生活更美好
葉純良 輕輕的,撒下美麗的種子
 追夢女孩吳依頻 Life is sum of choices
    追夢女孩吳依頻 Life is sum of choices寫下夢想清單很容易,但是願意為清單上每一個夢想付諸行動,就非常困難了,然而在這位年輕女孩吳依頻Eva身上,努力去實踐清單上超過147個夢想,竟是如此理所當然的令人意外。
 李欣頻 掃除你的人生木馬程式
    李欣頻 掃除你的人生木馬程式李欣頻以「人類木馬程式」比喻人身陷困境,輪迴於重覆模式,難以自拔的狀態,例如特別容易對某種事情或狀態生氣、恐懼,或是不斷抱怨某些事。一旦被植入某一組信念,如果不加以清除,將會一直無意識的鬼打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