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剪雲:這些人就是生活在我周遭的人/ 鏡文學
立刻閱讀:「叛之三部曲」《忤》 |
聊到二二八事件,林剪雲先回憶起她還在念大學時,回到屏東老家的夏日某天。
「那時放假,我返鄉回家,穿著短褲在床邊半坐半躺。躺著躺著也沒什麼事,突然我一個念頭,想到之前在圖書館某本書上看到二二八事件這個詞,但絲毫不知來龍去脈。我就隨口問了在旁邊的老爸:『阿爸,啥密是二二八事件?』 我爸那時手上不知道在忙什麼,聽到這句話,像被什麼打到一樣,停下手上的事,一言不發地走過來。我本來以為他要拉一把椅子坐下好好告訴我什麼是二二八,沒想到他脫了腳上的木屐、直接往我大腿用力一揮,啪地一聲清脆響亮;然後丟下一句話:『拗蓋攏麥賽出企外靠供加!』(以後在外面不可以講到這個)」 |
從小學三年級起總是名列前茅、不曾被父親痛打過的林剪雲,竟然在上了大學、成年之後,因為「二二八事件」這五個字,被老爸拿木屐招呼,痛到她當場飆淚。「你就知道在那個年代,這件事是禁忌到什麼程度了。」
一段空白的歷史
那約莫是1977年,台灣還處於戒嚴時期,學校教科書一派歌舞昇平、讚頌領導英偉;黨外運動則在全台各地日漸風火蓬勃。校園高牆將屬於台灣的黑歷史隔絕在外,同年年底中壢事件拉起往後街頭運動的序幕,美麗島事件再隔兩年就要發生,空氣中則不時流動著白色恐怖的肅殺。一般人遭到長輩如此喝斥後應當退縮,但那一記痛擊讓反骨的林剪雲燃起更熾烈的好奇心。「我想知道這件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怎麼會這麼嚴重?」更有甚者,她開始意識到台灣史並不像學校教的那樣,而是有著好大一塊空白,或說黑幕。這讓她早早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台灣的近代史寫完。 將近40年前埋下的種籽,到現在才結出第一顆果實。這段醞釀的期間,林剪雲從1989年第一部長篇作品《火浴鳳凰》出版以來,不只小說,還編劇本,如《火中蓮》、《斷掌順娘》、《路長情更長》等,從有線台到無線台都有她的成果。特別是無線台的編劇經驗,因為每部戲都是將真人實事搬上螢幕,林剪雲自此從閉門造車的小說家,變成到處與人聊天的採訪者,甚至有過寫一檔戲就訪上一百多個人。「我的採訪工夫,可以說是從編劇這邊所累積的。」而這些工夫,到了「叛之三部曲」要準備開花結果時,便紮紮實實地派上了用場。 |
少女時期的林剪雲,對於台灣歷史的空白,早已燃起熾烈的好奇心。 |
「叛之三部曲」首部《忤》是浩浩蕩蕩16萬字的鉅著,故事從1946年說起,圍繞在屏東萬丹首富鼎昌商號李仲義後代李其昌,與其子李子慶、李子毓家族,以及自泉州冒死渡過黑水溝來台打拚、輾轉落腳萬丹販售小食的林伯仲,兩條主線,一富一庶,細細勾勒起當年台灣南方的豐饒繁盛,呈現有錢人家和一般百姓在政局動亂之時,個別面臨的艱辛與危險。
《忤》的事件主軸即是二二八。為了寫出最接近實際的情節,林剪雲字字句句詳加訪談、考證,從大戶人家使用的物品,到底層民眾的日常生計,一事一物都追查得上窮碧落下黃泉。民生瑣事即已用力如此,遑論那些牽動人心的歷史。回溯起來,《忤》最初始的電腦檔案,竟早在2003年就已存檔。十多年來,林剪雲真正花在書寫的時間上並不多,「很多時間是用來考據、用來傷心、用來難過。」
林剪雲本身就是屏東萬丹在地人,對自己的考據成果也相當自信;但傷心難過,又是怎麼回事?
真實比小說更令人傷心
問題一拋,林剪雲略有停頓,再開口時竟語帶哽咽。「因為這些人就是生活在我周遭的人。」
原來在《忤》當中,主角子毓留下的遺腹子,是林剪雲的鄰居兼同學。「我從來沒見過像她這麼美,卻又這麼孤獨寂寞的女孩子。我從旁看著她,愈感受到這家人的孤苦伶仃。所以當我在寫李家的遭遇時,我自己都很崩潰。」雖然兩人早已失聯,但林剪雲對子毓之女的悲痛共感,至今仍相當深刻。
然而《忤》的書寫還是面臨查證上的困難。「台灣近代史到現在還是有很多事件無從查起,除了盡力挖掘史料,還要拜訪很多耆老。」先不說近代台史研究者基於立場不同的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走訪地方耆老所得的內容也不完全正確,更多的是吞吞吐吐含糊其詞,或直接丟來一句「抹記啊啦」。即使解嚴業已30年,即使現代台灣號稱民主自由,許多走過那段黑歷史的人們,提起往事仍舊選擇三緘其口。畢竟在當年,就連沉默,都不見得是明哲保身的解藥。 | 小說中寫到的三棧西洋紅樓,現已拆除。 |
可能林剪雲比其他歷史小說創作者幸運的一點是,其他人必須消化諸多文獻,才寫得出一個故事,但她就成長於她筆下的大營裡。「我看過有錢人的生活,也看過底層人的生活。當我面對這一團各說各話的混亂時,我就看身邊人的遭遇是什麼,去回溯出哪種說法更接近真相。」她從真實的人物出發,撰寫他們的境遇,再往上與歷史層層相扣,渾然天成地造就了這部各項細節都能栩栩如生的作品。
我只是呈現台灣人一路以來的尋覓與掙扎
三部曲分別定名為《忤》、《逆》、《叛》,第二部預計以美麗島事件為主軸,第三部則落定在太陽花學運,都是顛覆政府當局的事件,用現在的話講,無非是著眼於「暴民們」,但也可看出在不同時期,叛亂者從「唯一死罪」,如今可站上公堂,爭取更多民主權益。這是時代的演變。
然不少學者如李敏勇、戴寶春,都對林剪雲的規畫表示擔憂,認為無論美麗島或太陽花,都尚未真正入史,要寫成歷史小說言之過早,容易引起爭議。「但怎樣才算歷史?歷史小說又該怎麼定義?這也是我很想追問的。」二二八到白色恐怖,時間太接近,很多當事人或其家屬都還在,很多事情也尚未水落石出,弄得不好,林剪雲還可能因此鬧出官司。不少人建議她改寫已經蓋棺論定者,以免惹禍上身。「但我想寫的是事,不是人。而且從近代史到現代史,是真的和我們息息相關的。或許寫沒有人會跳出來指指點點的東西會比較安全,只是那樣的話,近的事情不就永遠沒人寫了嗎?」
只要扯上政治,不免就萬般艱難,永遠都有人要你表態,要你選邊站。「的確有讀者說我在《忤》當中對日本的責難不夠深。但我該寫的都寫了。該有什麼感想、什麼結論,是讀者自己要去想的。」身為小說作者,最大的責任是把故事講好,而非藉文批判,甚至宣揚自己的立場。「如果我要批判,那我應該寫的是政論,不是小說。」
「這些人、這些故事本來就存在,我只是確認史實之後,把它們寫出來。我沒有特別要去指責或說服什麼,我只是呈現當代的狀況,呈現各世代台灣人一路以來的尋尋覓覓、掙扎、犧牲。我要說的就是這些。」
【本文為她渴望SheAspireX鏡文學內容合作】
❤原文出處:https://www.mirrorfiction.com/zh-Hant/news/35
【她渴望SheAspire】
❤最新女性活動:http://www.sheaspire.com.tw/p12-teacher.php
叛之三部曲首部曲:忤 / 林剪雲 「鼎昌商號」的豪宅大院,在屏東萬丹當地人稱「大營」,傳到第三代李其昌,育有兄弟二人,哥哥子慶跟在父親身邊做生意,個性充滿俠義精神,而弟弟子毓在日本東京帝大留學,面臨國族與身分認同的矛盾,內心充滿糾葛。 感情好的兄弟倆,面對改朝換代之際,也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選擇……吳念真、李敏勇《繼續閱讀》 |
鏡文學 艾瑞Irene 接髮是美麗與盼望的化身
小熊媽媽練明臻 手作創新人生
遺傳諮詢師黃品嘉 從基因看見未來
張恩嬅 透過《真實劇場》讓生活更美好
葉純良 輕輕的,撒下美麗的種子
有客戶生病後一直戴假髮,她總是等先生入睡再脫掉假髮,早一步起床戴上,遮掩著生活聽起來很心疼,接髮後她終於不再害怕脫去假髮必須面對最真實的自己以及別人注視的眼光,非常開心。
如果妳從來沒開始做些不一樣的事,那麼就不會看到自己另一種可能。2014年暨大春季健走活動總召洪育增,僅是大二生的她,挑戰舉辦這數千人活動,不但帶領團隊拓展眼界與能力,更獲得了終生難忘的領導體驗。
寫下夢想清單很容易,但是願意為清單上每一個夢想付諸行動,就非常困難了,然而在這位年輕女孩吳依頻Eva身上,努力去實踐清單上超過147個夢想,竟是如此理所當然的令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