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蘭 打造孩子的快樂學習園地/ SheAspire編輯部
當孩子三、四歲開始上學讀幼稚園時,這個孩子就踏入了外面的世界,學習團體的生活,並且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多元價值觀的影響。如果妳的孩子已經上學,是否還記得當時送孩子去念幼稚園時,那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呢?“All I really need to know I learned in kindergarten.”美國知名作家羅伯特傅剛(Robert Lee Fulghum)這句話,指出了我們一生所需要知道的一切,包括如何生活、如何待人處事,都已經在幼稚園裡學到了,一切就在孩子玩耍的沙堆裡、揮灑的塗鴉當中,而不是爬上大學的殿堂才能擁有的。幼稚園教育不僅是影響孩子一生的關鍵,更將是幫助孩子飛向更寬廣世界的力量。「這個階段人格的建立是一輩子的,此時孩子可塑性很強,一個害羞的孩子,透過活動可能讓他變得敢於分享,一個霸道的孩子,可能透過生活經驗讓他體會共享帶來的美好感受。」凱斯教育機構(Cat’s Educational Group)的教務長吳敏蘭這樣說著。
從小跟著外交官父親遊走各國,受過六個國家不同文化與教育體制洗禮,學過七種語言的吳敏蘭,深刻感受到教育與世界觀對人一生的鉅大影響。走進吳敏蘭與先生王永弘共同創辦第一所學校 - 凱斯幼兒園,妳可能會訝異吳敏蘭為了帶給孩子持續閱讀的環境,除了大量利用繪本說故事外,在寸土寸金的空間裡竟規劃了一間圖書館而不是教室,也可能會訝異吳敏蘭為了讓孩子看到更立體的世界,打造了豐富多變的跨文化學習主題,從恭敬有禮的日本茶藝教室,充滿民俗風味的印度,白衫飄逸的越南,到火熱奔放的西班牙等等,每次到訪凱斯幼兒園,妳可能都會看見不一樣的世界風貌。如今吳敏蘭與夫婿創業十年,凱斯幼兒園在幼教圈已成功打響名號,更陸續成立了凱斯學習資源館與六間凱斯英語學校,他們的努力,讓更多孩子愛上了學習。
(吳敏蘭與先生王永弘)
變動的求學之路
由於父親是外交官關係,從小她就跟著家人在海外不同國家移動著,「我是在紐西蘭出生,因此名字有一個蘭,一歲回到台灣,三歲到泰國曼谷,六歲到韓國,小學在韓國念華僑學校,後來就回台灣念初中,高一還沒念完爸爸又派到瑞典,兩個姊姊留在台灣唸書,我跟爸媽到瑞典斯德哥爾摩,才真正進入英文學習的環境,三年後爸爸被派到斐濟,那時候我姊姊建議我回台灣,未來才有機會在台灣發展,很多外交人員的子女因為在國外求學,就回不了台灣」,幾經思考後,她決定回台灣念大學發展。
一路下來,歷經不同國家學制與語言的她,「過程中有很多學習上的挫折,或者語言認同的問題。國中因為是念升學班,被體罰的很厲害,瑞典高中必修四種語言,也讓我吃盡了苦頭。」不過幸運的是,她有一個很重視教育的母親,「媽媽從小不管是中文或英文,都盡力提供我們很豐富的語言學習環境,像媽媽本來也不太會說英文,可是我們很幸運第一次外派是到紐西蘭,紐西蘭是全語言的發源地,全力推廣閱讀和輔導家長怎樣協助孩子進入閱讀的學習,媽媽常去圖書館借書帶我們一起閱讀,和我們一起成長,她也十分堅持我們的中文學習,感覺我們應該是ABC的孩子,其實我們家挺傳統的,因為媽媽把很多中國文化價值傳給我們,小時候她會強迫我們讀國語日報、東方出版社的書、寫日記,媽媽就是我最初的啓蒙老師。」
成為幼稚園老師
回台就讀台大外文系期間,她利用課餘時間打工教英文,一開始「我覺得教書很開心的一件事,因為我喜歡跟孩子互動,可是教到後來覺得好累,常常想為什麼教英文一定要玩遊戲?」工作一段時間後,她決定前往美國哈佛大學進修雙語教育碩士學程,她看到了「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人,有著各自不同的學制跟教育背景,沒有任何一種語言或文化是相對高階或優勢的。」
回國後她在台北英國學校任教,期間認識了剛接手建國幼稚園的先生,「當時我很好奇一個清大經濟系畢業的大男生,原本在奧美工作,怎麼會接手媽媽創立快一甲子的學校?原來是因為所有的老師跟著婆婆很多年了,就像家人一樣,另一方面他也很喜歡孩子,不忍心讓這一切結束。只是先生接手初期就受到衝擊,家長們希望有更多的英文,因而將孩子轉到全美語學校。我們的共同朋友介紹我們認識,討論後發現我們很多理念是相同的,於是我開始協助他做學程轉型」,從此走上幼教之路。
(重視孩子閱讀與快樂學習環境的凱斯幼兒園)
發展主題教學與多元智能學習模式
因為自身的成長與求學歷程,讓她相信「讓孩子覺得有更多的可能、樂在學習」, 對孩子未來有莫大影響,因此她很重視豐富孩子生活經驗與做中學的主題教學模式,透過活動引發孩子的興趣,促使孩子從各種吸收管道、策略中反覆學習,老師則可以依據孩子的現況,彈性調整活動長短與內容深廣度,孩子間會有十分頻繁的互動與討論,藉此培養孩子的問題解決能力、團隊合作與表達能力。
例如在醫師主題裡面,「我們會跟小朋友討論醫師有什麼服裝、工具,早上美勞課孩子們就做了聽診器,下午老師會延伸討論,醫院還有哪些醫療人員、科別,接著我們就開始讓孩子角色扮演,把凱斯學校改變成醫院的環境,讓小朋友掛號、互相量身高體重、看診,然後我們還會進行健康的討論,像是為什麼醫院要戴口罩?並透過藥局包藥、領藥過程,進行數字與分類的概念教學,此外,主題中我們會融入很多中西文化的分享,介紹西醫,也會介紹中醫。」讓孩子擁有世界觀與尊重不同文化,更是她設計研發課程的另一個主要特色之一,「我們辦很多跨文化週,Give Your Child the World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希望孩子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與可能性,透過讓孩子對某一個國家的食衣住行育樂有很多的刺激、學習,例如舉辦法國週的時候,我們會帶孩子做洋蔥湯、可麗餅、可頌等法國傳統美食,也會到法國學校交流、玩法國傳統童玩;日本週我們就穿和服,讓孩子體驗相撲、認識茶道、學習簡單日本招呼語等等。」
追求更豐富的教學資源
為了提供老師更多的教學資源與豐富學校的情境,他們夫妻倆每一年都前往美國參加學術論壇、購買教材,甚至有一年從舊金山帶回滿滿十三個行李箱的教具,這些資源可以減輕老師教室佈置的負擔,創造更為豐富的學習環境,同時也幫助老師將更多時間投入備課,運用最新的教學法讓教學更豐富,只是每年往返,「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於是2000年他們決定成立凱斯學習資源館(Cat’s Educational Supplies),引進歐美教學資源。而之所以取名CAT,具有兩個層面的意義,一個是指Children and Teacher,另一個是象徵她的英文名字Catherine。
然而沒有實際貿易與經營書店經驗的她,「所有的東西,對我是很大的挑戰,像什麼東西關稅高、手偶有要有防火標籤之類的,一開始我完全沒有概念。白天上幼稚園的班,晚上當書店的業務兼老闆,我們還做很多視訊教大家怎麼使用這些資源。」儘管凱斯學習資源館始終無法轉虧為盈,但「透過書店,我們認識很多有心致力在英語教學的朋友,同時也逐漸建立了凱斯的名聲與口碑。」
(凱斯幼兒園舉辦的印度跨文化週)
夢想學校
「我和先生一直希望建立一個屬於自己夢想中的學校,花了兩年的時間才在十年前的某一天,先生有一次把車子開到承德路四段的巷弄內,看見一棟新的大樓,一樓完全是空的,他看到好興奮,回來載我過去,我們兩個趴在窗戶玻璃上,『哇!全部空的!如果是幼稚園太完美了』,回家就很興奮畫了設計圖。」很快的他們順利租下這個空間,終於2003年實現了夢想中的學校 - 凱斯幼兒園,裡面有圖書館、球池、攀岩設備、整片可以盡情彩繪的牆面、防塵地板等等,「有很多我們想法的實現。」
「當時創業貸款了很多錢,幼稚園經營成本是非常高的,一間教室需要兩位老師,前幾年我們的壓力非常大,不曉得到最後會怎樣,開學是八月,我們四月份已經把所有老師找齊。很多老園長都念我先生,『你這個少年人,花這麼多錢去當租金,還把一個教室拿來當圖書館?你知道如果是教室,可以多收多少學生、增加多少收入嗎?』老園長們很擔心我們撐不下去,現在回想會覺得還好當時做這些決定,讓我們的環境到現在都還有競爭力。」「雖然開學第一天全校只有十五個學生,教職員比學生還多,但我們堅信一定會有人認同凱斯的教學理念,我持續分享我們的學程、繪本教學的理念,延續著建國校發展出來的教學模式,慢慢的很多家長看到我們的堅持,後來有家長不辭辛勞,遠從新店、淡水、五股、甚至桃園過來的,就是因為認同凱斯。」
結語
隨著凱斯幼兒園與建國幼兒園畢業生越來越多,不小家長向凱斯反映孩子到了小學之後,反而失去了持續閱讀與學習英文的樂趣,很希望凱斯能創造一個新環境,延續孩子學習樂趣,因此吳敏蘭和先生決定開辦凱斯英語學校,以美國小學閱讀學程為教材,大量運用繪本與多元智能策略教學,「建立孩子對語言的興趣與好感。」幾年下來陸續開辦的英語學校,同樣處處流露著她們的用心,如仁愛校導入平板電腦等相關科技設備,讓教學更豐富,最新的大直校則設置了樹屋圖書館,提供更吸引孩子的閱讀環境。
現在吳敏蘭的工作比以往更加忙碌,責任也越來越重,對孩子與教育的熱忱卻有增無減,每天積極培訓更多幼教人才與英語教學師資,同時也堅持在第一線從事教學工作,吳敏蘭笑著說:「和孩子在一起,永遠讓我覺得很開心,孩子的笑容會讓我覺得什麼煩惱都放得下、什麼事情都是很美好的,這也是幼教老師總是看起來很年輕、充滿活力的緣故吧!」
Tell Me A Story:https://www.facebook.com/catseducationalgroup
【One For One-打造善的向上循環】
❤最新活動:http://www.sheaspire.com.tw/p12-teacher.php
影片:凱斯教育訓練機構吳敏蘭老師 - 如何幫助孩子學習語言與培養閱讀習慣?
教育 子宮內膜癌基因檢測推動者 酷氏基因林淑娟
明太子小姐 東京相融
謝涵汝 剪出人生的層次
艾瑞Irene 接髮是美麗與盼望的化身
小熊媽媽練明臻 手作創新人生
遺傳諮詢師黃品嘉 從基因看見未來
張恩嬅 透過《真實劇場》讓生活更美好
葉純良 輕輕的,撒下美麗的種子
辻村深月回憶,很多孩子雖然不想去學校,但表面上都掩蓋得很好。因此,她認為那些選擇拒學的孩子,實際上是擁有她十幾歲時所沒有的勇氣,不願逃避自己內心的感覺,才會做出外人看來極端的選擇。
我十八歲的時候就已經進入職場,到現在大概十年吧,因為當初就是愛玩不懂事,開始工作之後也沒有想過回去讀書。一開始大部份是做服務業類型,像是餐廳、飲料業,後來有進美妝門市,然後才換行政客服。
東吳大學四年級黃于芬和葉曉琳,即將畢業的她們,主動向美國申辦TEDxDongWu活動,原以為驅策她們的是學生熱情與為了回憶,但對談後發現,她們還有更宏觀且深刻的見地,讓人瞧見了嶄新世代的力量!